工程機械:高端製造裝備持續景氣
工程機械是裝備製造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總體需求主要來自於下遊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行業以及采礦業等,其上遊包含了原材料、電器元件,涉及國家生產運作的各個方麵。行業的需求與宏觀投資息息相關,屬於周期性行業。
受益於下遊基建需求提振+環保標準趨嚴+專項債規模擴大及資本金規則轉變+設備更新需求增長+人工替代效應等因素,各類工程項目複工複產水平快速恢複,對工程機械需求形成了一定支撐。
另外我國的工程機械在東南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已經一定程度對歐美係產品實現了替代,由此帶來中長期的產業替代機會。
外加適逢更新換代周期等因素影響,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工程機械行業有望繼續保持景氣態勢。
工程機械自今年3月份以來逐步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態,主機廠多品類開始不同程度的提價。
各大主機廠的泵車、挖掘機和裝載機陸續宣布提高售價5~10%不等,主要反映了行業高景氣度以及主機廠對未來需求的樂觀預期。
行業景氣度持續了三年多、產業鏈上各環節的產能擴充不大,全球疫情擴散或導致德國、日本的零部件供應緊張,對於國產主機和零部件都是重大機遇,“六保”中的“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反映了國產化的明確方向。
圖表來源:工程機械協會
1979年由國家計委和第一機械工業部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編製了“七五”發展規劃,產品範圍涵蓋工程機械大行業18大類產品,其產品範圍一直沿用至今,包括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樁工機械和路麵機械等。
各類工程機械廣泛應用於房地產、基建,以及以機場、港口、橋梁為代表的重大項目。
根據工程機械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工程機械銷售額約6000億元,國內工程機械銷量為37萬台,同比+7%。
根據Off-highwayresearch的預測,預計2020年銷量為42萬台,同比增長14%。
工程機械是支撐基建施工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環,涉及七大新基建多項領域,如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產業鏈中遊站前工程中的施工設備,5G建設期和特高壓中遊如輸送端纜架等,將有望被新基建的快速發展帶動需求,整體行業需求空間巨大。
5G基站密度將高於4G,而大量5G基站建設過程將會帶動起重機的需求。
特高壓環節,鐵塔建造中需要用到多台從35T至300T等不同型號的汽車起重機以及混凝土機械設備。
而鐵路施工項目主要分為路基、橋梁、隧道、軌道、站房和電氣工程等幾個工程方麵,均涉及工程機械。
作為高標準的高速鐵路項目中尤為重要的基礎施工,路基工程中土建工程量較大,涉及到土石方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等,一般采用挖掘機開挖,裝載機裝料,自卸汽車運料,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整平,重型壓路機碾壓、強夯機夯實。
從工程機械全球行業格局來看,全球工程機械龍頭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和西歐。其中,來自於美國、日本和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銷售規模最大,前50名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占據了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絕大部分。
這50家企業的規模及變化趨勢,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情況。
美國卡特彼勒、日本小鬆、日本日立建機、德國利勃海爾、瑞典沃爾沃、韓國鬥山、美國特雷克斯等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工程機市場占據優勢。
在各細分領域,中國的移動起動機、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塔式起重機、掘進機械和叉車產量均為世界第一,且有9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
國內龍頭企業徐工集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集團、龍工、山推股份、廈工機械、山河智能、福田雷沃、恒立液壓、艾迪精密等地位日益突出。
中國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經營期目前基本都在20-30年之間,還無法形成有效、縝密的監控及預測係統,相比其他行業,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在經濟調整時期的創造力、適應力、進攻性以及愈合力(基本無外力幫助)已十分突出,一旦經濟形勢穩定,行業龍頭將有希望成為最有活力的製造業龍頭之一。
工程機械近期收入的高增長源於投資拉動、替代需求,而未來環保需求,一帶一路政策會逐步成為收入持續增長的動力,且增速由高到低,考慮到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械的使用壽命一般長於挖掘機,其複蘇持續性可能將更長。
經過工程機械上一輪完整周期的洗禮,嚴格的信用銷售政策(首付比例20%-30%以上)和健康的經營現金流體現了主機企業對市場周期的敬畏,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回歸理性。
當前基礎建設投資很好的帶動了包括挖掘機、樁工機械、汽車起重機以及混凝土機械的需求。基礎建設施工的開工時間較長(一般市政工程2-4年),除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基礎建設數據外,大型施工單位(比如中國建築)施工的相關數據也值得關注,重點施工單位基礎建設投資訂單在這兩年持續保持60%以上同比的增速,預示著未來工程機械行業投資的延續性。

聯係信息
地址:中國威海市高新區大連路54-1號
電話:0086-631-3660992
傳真:0086-631-5620300
郵箱:cathyluan@gbtpt.com Sales@gbtpt.com

掃一掃 關注丰盈彩票
版權所有:威海人合液壓技術有限公司 魯ICP備201500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威海